但這一廣泛存在的建筑類型因為其美學及技術上的低價值一直不在關注“高尚建筑”的傳統建筑學領域視野之中,其社會意義顯然受到忽視。為理解這一普遍存在的民間建筑的過程演變、演變規律、社會價值,探尋作為其誕生背景的農村建造體系和建造過程,最后探討建筑師在鄉村建造中的價值與介入方式;是本文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全文共六章,分為理論文獻的研讀思考與實地調研兩部分。
第一章明確農宅這一建筑類型的范疇并回顧了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并對文獻進行批判歸納;而后提出了研究方法與內容。
第二章為農村社會發展概述,梗概地回顧了自晚清城鄉一體到當下城鄉二元的百余年中城鄉關系的演變及對應的農村經濟文化狀況,為理解農宅演變勾勒社會背景。
第三章與第四章為實地調研案例的分析。
第三章對調研村莊現存農宅整體布局、公共空間、建筑特征、建筑平面的過程演變展開分析;得出家庭結構、土地使用模式、大眾建材、建造技術、生活方式等因素作為影響演變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將視角從表征轉移到背后的建造體系,考察了建造過程、建造習俗,并對工匠、建材兩個建造主體進行考查;最后分析得出農宅建造體系中恒常與變動的因素。
第五章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進一步歸納出農村的兩種建造體系:內生的傳統建造體系與外來的工業化建造體系。
第六章對當下的農村建設現狀進行批判性總結,并在分析了三個建筑師介入農村建設的案例后明確建筑師介入鄉村建造的方式和價值;最終提出期望:自由建造與傳統延續。
本文的基本結論是:農宅在近現代演變過程中,布局方式、建筑形式、建筑平面的演變分別主要是家庭結構和土地使用模式變化,大眾建材、建造技術更新,生活方式改變的結果。而農宅的建造體系則處在由傳統向工業化轉變的過程中,有民間自發的演進也有政府主導的推進。在轉變的過程中,農村的建造體系有隨時變動的因素:土地使用模式、家庭結構、生產與生活方式、建造材料、建造技術以及建造人員;亦有恒常的因素:以工匠、戶主為主體基于血緣、地緣關系的互助營建體系。
在新舊交織的背景下,建筑師在介入鄉村建造時必須謹慎地帶著“互為主體”的態度:尊重民間、客觀認識地方工匠的作用、保護并利用互助營建體系、避免工業化體系的入駐等。唯有此才能避免農村建筑喪失自由建造和傳統延續的土壤,并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對接。
目錄概覽 城市化進程下的農宅特征與建造體系演變初探——以贛中、川東地區個案展開 目次
封面
文摘
英文文摘
圖表索引
引言
+1 緒論:農宅演變與文獻綜述
1.1 快速變動的鄉村與研究目的
+1.2 研究對象
1.2.1 農宅
1.2.2 建造體系
+1.3 建筑學領域相關研究
1.3.1 國內研究與實踐
1.3.2 國外研究與實踐
1.3.3 研究現狀與問題
1.4 研究方法與內容
+2 城鄉關系變遷下的農村社會概述
+2.1 從城鄉一體到城鄉分化
2.1.1 城鄉連續統一體
2.1.2 城鄉的分化
2.1.3 小結
+2.2 計劃經濟下的城鄉二元
2.2.1 土地改革與人民公社
2.2.2 工業化路線與城鄉二元結構
2.2.3 小結
+2.3 市場經濟下的城鄉二元
2.3.1 聯產承包責任制
2.3.2 發展小城鎮與鄉鎮流動
2.3.4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啟動
2.3.5 小結
2.4 本章小結
+3 建筑特征:農宅特征演變的個案考察
+3.1 個案的基本信息
3.1.1 選取案例的原因
3.1.2 個案的基本信息與調研內容
+3.2 整體布局的演變
3.2.1 空間上的演替
3.2.2 公共空間的演變
3.3 建筑特征的演變
3.4 建筑平面的演變
3.5 本章小結
+4 建造過程:農宅建造體系演變的個案考察
+4.1 民間建造體系的考察
4.1.1 建造過程
4.1.2 建造習俗
4.1.3 工匠轉變
4.1.4 建材來源
+4.2 民間建造體系中的變動與恒常因素
4.2.1 變動因素
4.2.2 恒常因素
+5 生產方式:農村建設中的兩種建造體系
+5.1 傳統的農村空間與建造
5.1.1 禮·空間的秩序
5.1.2 風水·理想空間
5.1.3 宗族·血緣社會
5.1.4 內生:傳統建造體系
+5.2 趨工業化的農村建筑業
5.2.1 農村建筑隊的興起
5.2.2 管理:農村建設相關法律法規
5.2.3 指導:農村建設圖集與手冊
5.2.4 外來:工業化建造體系
5.3 兩種體系的沖突與融合
+6 農村建設中的建筑師
6.1 建筑師介入農村建設的必然
6.2 建筑師介入農村建設的語境
+6.3 建筑師介入農村建設的案倒分析
6.3.1 高黎貢手工造紙博物館
6.3.2 謝英俊的鄉村實踐
6.3.3 墨西卡利工程
6.4 啟示:建筑師的介入方式與策略
6.5 期望:建造的自由與傳統的延續
致謝
參考文獻
+附 錄
A 作者在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參與的學術會議、創新基金
B 1949-2005年間發行的農村建設圖集與手冊